CI行业
绝大多数国内核心期刊无情报价值
来源:付亮的歪评瞎论(和讯博客) 作者:付亮 日期:2012年11月27日

(中国竞争情报十大误区之三)

起这个题目,似乎有点“不分好坏,棒打一大片”的感觉,不过绝大多数国内核心期刊的内容却是对竞争情报工作者来说一钱不值。

首先,期刊出版周期大多在半个月以上,加上出版周期和发行周期,到了订户哪里,期刊中所含的内容最早的也在25-30天,对竞争情报工作者信息来说,这个时间太长了,等搜集到了信息,环境很可能已经有了变化,信息价值快速衰减。

其次,受硕士、博士学位发表论文要求,中级职称、高级职称发表论文要求,以及企业年度宣传工作要求影响,国内的核心期刊大多成为“拉关系、走后门,发文章”的场所,更有甚者,可以花钱买版面,无论哪种,核心期刊的版面都被当成了一种特殊资源,结果是许多期刊以牺牲质量换来了短期的其他利益。

再次,受经营压力影响,核心期刊同样会把部分版面作为广告的赠送品,以供刊登企业来稿或专门组织的采访,这样的文章,大多是由企业的市场部门出面,而不是研发部门,期刊又没有时效,文章的价值也非常有限。

还有,近些年来,即使是核心期刊,也很难建立有竞争力的环境,提供丰厚的报酬,以留住或招聘到高素质的编辑人才,并能够为这些人才提供充分发挥其能力的环境,这就很难保证期刊内容挖掘的深度,其刊登的内容也就很难有太大的情报价值。

即使期刊中有一些有价值的信息,竞争情报工作者仍有多条途径,在比期刊发行早数周的时候就发现这些信息,而对情报来说,时间就是价值。同样的内容,早获得一天要比晚获得一天,价值不知道要高多少倍。即使提前获得的信息,不够全面,不够准确,也完全可以在辅助企业决策中发挥重大作用。期刊上刊登的内容,顶多作为企业源发的(能代表企业)、经过企业公共关系部门确认的、可能相对来说更全面更准确的信息,以验证或修正此前获得的信息及根据这些信息制定的决策。

与其他领域相比,技术领域期刊刊登的文章的价值有可能会大一些,尤其是一些处于探索阶段的观点、方法、流程等,技术人员可能会拿出来和读者分享,以寻求支持。这其中就可能包含着竞争对手核心研发员工(作者或相关者)的一些思路、想法,而这些思路、想法,可能对研究这些竞争对手内“意见领袖”的文化环境、决策行为、知识层面(含局限性)、性格特点等有利,这些都可能应用到未来的决策中。

与期刊相比,日报、周报、周刊、互联网、电视等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信息源,尤其是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信息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可通过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手机通话快速传播,且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科班培养不出竞争情报专家
下一篇:从美国市长隔离看中美文化差异对媒体的影响
  >>发表评论

SMR竞争情报第47期(201312..

如何应对异业竞争;中小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构建设想;情报信息的深度挖掘;社交媒体改变传统情报搜集;情报分析人员的角色作用;抽...
  
咨询热线:020-22263635 咨询QQ:2427205941/185295658
电话:(86)020-22263376 传真:(86)020-22263218 E-mail:ci@smr.com.cn
地址:广州市环市东路334号市政中环大厦17楼 邮编:510080
广州赛立信商业征信有限公司 sinoci.com.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110229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6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