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研究
[SMR通信研究]下一代通信真的要来了?
来源:赛立信竞争情报网 作者:赛立信通信研究部 谢剑超 日期:2015年02月27日

2014年2月中国移动发布RCS(融合通信)白皮书,推“三新”战略,新通话、新联系、新消息。新服务基于Joyn标准的RCS,采取终端嵌入式(原生入口、Native)的方式推广,预计2015年上半年正式商用。

点击浏览下一页


融合通信服务构建于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 多媒体子系统)框架,以RCS(Rich Communications Services)为核心,融合VoLTE(Voice over LTE),Video over LTE 等技术,是一个超越传统语音与短信服务的融合通信平台,跨设备、跨网络,为消费者提供即时信息、即时聊天、实时视频和文件共享等服务。运营商可以利用融合通信服务抵抗OTT的侵蚀,更重要的可以为10多年未改变的通信服务带来换代升级,为消费者提供全新的通信服务。融合通信服务推出标志着传统语音、短信的电路交换通信服务向下一代的全IP通信服务转变。

中国移动推出融合通信服务是否正合时候,融合通信服务能否给运营商带来转机,下面将赛立信通信研究部通过论述融合通信的发展历程、成功案例、部署困境来分析融合通信是否适合部署,并为运营商对融合通信的部署提供个人见解。

一、不明朗的现状

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在2008年推出RCS第一个版本,2012年推出Joyn个人品牌。根据GSMA的数据,截至2014年11月,41家运营商已经部署RCS服务,总共87家运营商承诺在2015年底之前部署RCS服务。

RCS似乎逐渐得到全球运营商的追捧,但该新技术并不讨好消费者。经历GSMA的多年努力推广,RCS发展依然未有较大的起色。首先RCS需要实现运营商互联互通才能显现其真正价值——无界限的通信,但目前仅有西班牙、韩国的运营商之间实现互联互通;其次RCS相对普通OTT优势不明显,RCS能实现的功能,普通OTT基本能实现,且RCS尚缺乏更为独特的功能;更重要是RCS服务推出须经历标准制定、网络试验、网络实施等部署周期,无法跟上OTT的演变速度。

运营商踊跃尝试RCS,是否表明RCS已经通过崎岖波折的考验,逐渐走向成熟,中国移动2015年商用融合通信服务是否恰逢其时。针对目前RCS不明朗发展现状,运营商是否做足充分的准备应对,融合通信商用是否正是时候,对于运营商,融合通信服务是迟来还是早到?

二、不多的成功案例

1、韩国案例

(1)融合通信早期探索

2012年,韩国三大运营商推出Joyn服务,用户需要下载Joyn应用才能使用RCS功能。在韩国,Joyn通过免费的方式推广,作为套餐资费的增值服务。

点击浏览下一页

 
Joyn开始得到快速发展,但后来发展缓慢,与Kakao Talk等OTT用户数不能相提并论。最后韩国三大运营商对Joyn服务的发展不了了之。

Joyn发展不理想,主要为三个原因:一是软终端模式,用户需要下载应用才能使用服务,与普通OTT无异,用户没有理由舍受欢迎的OTT而求RCS服务;二是Joyn是标准化的产品,留给运营商的创新空间不足,未能跟上OTT的发展,创新不够是其致命因素;三是缺乏差异化,导致运营商推广热情不足,虽然Joyn实现互联互通,但未能带给运营商更多营收的前景,运营商也就只能另谋其他方式发展。

(2)融合通信后期发展

SK Telecom

2014年初,SKT推出“T Phone”平台,与LG、三星合作采用终端嵌入式的模式,6月份达到100万户,至11月份突破400万户。(如图三)
 
T Phone采用嵌入终端的模式,替代智能手机原有的语音通话按钮,将原本使用语音通话的用户直接转化为T Phone用户。T Phone主要重新改写传统拨号功能,重新定义拨号界面,主屏幕显示来电频繁的好友图像与姓名,代替传统的数字拨号键盘;为用户提供安全保护,提供垃圾邮件和电话的过滤,避免不必要的电话;黄页免费查询,通过T 114功能,用户可以查找100万家商店或组织的电话号码,并提供地图定位服务。T Phone侧重重塑拨号功能,聊天功能只作为扩展功能,“拨号”成为SKT抢占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入口。

点击浏览下一页


T Phone以拨号功能为核心为开发者提供API的支撑,打造以“拨号”为核心的开放平台。T Phone通过“拨号键”抢占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扩展生态平台,实现B2B的后向收入。目前,T Phone可以通过黄页查询功能获得广告收入。对于前向用户来说,T Phone只会增强通话服务功能而不会再额外收费。
 
T Phone的关键在于构建以通话功能为核心的生态平台,实现由传统通信服务向移动互联网产品服务的转变。SK Telecom融合通信的道路曲折,最终选择终端嵌入式的发展模式,有望将其原来2700万通话户全部转为“T phone”用户。

点击浏览下一页

点击浏览下一页

LG Uplus

2014年初,LG Uplus推出UWA平台服务,这项业务可在用户通话时提供屏幕、音乐、相机和位置信息共享,以及绘图和游戏功能等,为无聊的通话过程增添乐趣。UWA采用软终端模式,用户可以通过安装UWA应用实现该项功能。
 
LG Uplus的UWA与SK Telecom的T Phone一样关注“拨号”功能重塑,UWA更侧重多任务、实时共享,比T Phone的功能更加强大。UWA能带给用户独特的体验,这是一般OTT不能做到的。强大功能支撑平台扩展,视频内容服务、地图搜索服务等为LG Uplus带来更多收入。

点击浏览下一页

2014年11月LG Uplus向日本电信运营商KDDI输出UWA平台,LG Uplus的UWA平台已经得到市场的认可。创造独特体验,形成核心优势,是融合通信部署的关键。

2、Orange案例

2012年,Orange在法国推出libon,基于Joyn Hot Fixes的RCS标准,融入Orange独特的服务,介于Joyn服务与OTT服务之间,是电信级别的OTT服务(tele OTT)。

Libon特点

(1)libon网页服务:用户使用任何联网的终端,通过libon网页呼叫任何拥有或未拥有libon的朋友。

(2)libon应用可以直呼:用户直接通过libon打电话,亦可向非libon用户打电话。每个libon应用用户都有免费1小时打全球20个国家。

(3)libon融合在资费套餐中:orange将libon集合在针对年轻人的Sosh品牌套餐中,例如用户可选择Sosh的国际套包,用户仅需付5欧元/月任打25个国家。

Orange libon做法是将RCS打造成更类似OTT应用,但又不同于普通OTT的应用。Orange主要通过送免费打国际长途,低资费打国际长途等优惠吸引用户办理,这些特点是普通OTT不能做到的。优惠资费包,同时为Orange带来额外的收入。

虽然不少运营商已经部署RCS服务,并经历多年的发展,但RCS依然处于摸索阶段,真正成熟的成功案例可以算还未有。国内运营商在没有更多成功案例模仿在情况下,面对国内更恶劣的发展形势,运营商是否有足够智慧与魄力去部署融合通信服务,部署融合通信服务的时机是否真的到来?

三、不合时宜的困境

1、OTT如日中天——部署是否为时过晚

根据腾讯2014年二季度报告,微信活跃用户数达4.38亿户,去年11月微信电话本推出,随后触宝电话、易信、手机QQ,小米、360等均推出免费通话。运营商继短彩信市场被OTT蚕食之后,再次面临语音通话市场被蚕食的困境。OTT如日中天,运营商融合通信能否力挽狂澜扳回失去的市场,运营商融合通信是否仅仅作为又一次移动互联网探索的尝试。

运营商面对免费、高度用户粘性的OTT服务,能否祭出制胜的秘诀,存在非常大的疑虑。免费服务也不足以吸引用户,正如用户放弃套餐中免费短信而用OTT聊天,运营商能否推出激进的举措,将决定融合通信服务部署的成败。

OTT已高度发展,运营商推出融合通信服务是否已经为时过晚?

2、通信市场发展滞后——部署是否为时过早

2014年国内移动宽带用户在移动用户中的渗透率仅为45.3%,移动数据收入占比仅为23.5%,话音收入占比依然高达41.8%。国内通信市场发展相对其他市场严重滞后,韩国市场经历充分发展的3G市场,逐渐步入高端成熟4G市场。截至2014年11月,韩国LTE用户数占比达62.1%,LTE与3G用户数合计占比高达88.8%,LTE户均流量达到3.2GB,LTE总流量占比高达94.5%,资费套餐经历由3G无限语音、无限短信、无限流量到4G无限语音、无限短信、无限流量的变化。

相比韩国高度充分发展的通信市场,国内通信市场还未实现3G市场的充分发展,4G市场则刚刚起步,大量低端2G用户是国内主要的移动用户。韩国运营商可以推出免费语音服务,依靠平台实现收入结构的转变,而国内运营商在目前语音收入占比依然偏高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推出免费语音服务,运营商又凭什么支撑平台的发展?融合通信服务对于韩国运营商来说是正当其时,对于国内运营商则可能为时过早。

3、运营商步伐不一——部署是否操之过急

目前,国内运营商只有中国移动明确商用融合通信服务,而中国联通更倾向于与OTT实现深度合作,中国电信偏向于WebRTC实现融合通信服务。面对OTT的侵蚀,运营商并未坐以待毙,但由于各自的处境,纷纷采取不一样的策略。中国联通更加开放,中国电信更偏向低廉部署方式,中国移动希望一步到位。然而融合通信服务主要优势在于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即用户可以向任何其他运营商用户拨打电话。

不能实现互联互通的融合通信服务,与普通的OTT无异,没有较大特色,也难以吸引用户。运营商之间步伐不一,融合通信服务商用似乎操之过急。

四、融合通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融合通信服务对于运营商是迟来还是早到,运营商都必须面对OTT侵蚀,传统语音、短信的收入急剧下滑的困境,赛立信通信研究部认为,融合通信恰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融合通信可以帮助运营商解决所面对的迫切问题。然而运营商该如何更好的部署融合通信服务呢?

一、网络为先决条件:优质网络是一切通信服务的先决条件,永远都是先有好的网络才有好的服务。目前国内4G尚处于发展初期,扩大网络覆盖,构建优质网络,才能支撑优质的服务,例如高清视频、无损音乐。运营商在部署融合通信之前,重点提升现有网络的质量。

二、创新是不可或缺:创新包括技术、模式、体验等多个层面的创新。核心技术是融合通信服务的关键,没有核心技术优势,产品难以突围而出。好的运营模式,优质体验才能吸引用户、留住用户。例如LG Uplus的UWA服务,有别于普通OTT,也有别于一般RCS服务,这样才能显现独特优势。

三、开放是发展关键:开放的生态平台,可以提升服务水平,扩大服务范围,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终端厂商合作,增加嵌入式终端市场占有率;与OTT合作,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获取更多后向收入。开放合作,扩展服务界限,运营商可以获得更多创收的机遇。

运营商采用融合通信服务未必有效抵抗OTT的竞争,但可以提升服务水平,丰富服务内容,为用户提供更优质、更多元的服务。融合通信服务对运营商无论是迟来还是早到,融合通信服务部署对于运营商还是不错的选择。国内通信市场,多年发展缓慢,缺乏应有活力,网络不尽善尽美,亟需新的变革。下一代通信不能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下一代通信真的来临,需要运营商有强烈的变革决心,打破现有市场格局,为国内通信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2015年,会是下一代通信诞生的元年?

【欢迎与赛立信通信研究部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赛立信研究集团旗下,广州赛立信商业征信有限公司通信研究部,为通信行业客户建立常态化竞争情报监测机制拥有丰富的经营,提供的研究服务包括周报(反映竞争对手市场动态为主)、月报(反映竞争对手经营情况和竞争形势)、季报(研判竞争对手下一阶段部署)、专题报告(研究当前热点工作)等。为通信运营商制定和灵活调整市场营销策略、竞争战略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文章联系:E-mail:2427205941@qq.com;电话:020-22263621。更多竞争情报文章,请登录赛立信竞争情报网:http://www.sinoci.com.cn

版权声明:任何个人及媒体在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于赛立信竞争情报网http://www.sinoci.com.cn,本文链接:http://www.sinoci.com.cn/?thread-18803-1.html。应署明作者单位及姓名。引用本文部分内容时请署明作者单位及姓名(最好有文章标题),引用本文数据资料时请注明数据表格引用自赛立信通信研究部。

点击浏览下一页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短信加速没落:电信运营商转型流量经营将是大势所趋
下一篇:定向流量不是“万能钥匙”
  >>发表评论

通信竞争2016年第5期(9月)

如何释放4G存量价值;大视频商机该如何把握?;广东通信市场增速放缓;挖掘ICT业务平台化潜力;拥抱电竞产业;流量经营——...
  
重点推荐
咨询热线:020-22263635 咨询QQ:2427205941/185295658
电话:(86)020-22263376 传真:(86)020-22263218 E-mail:ci@smr.com.cn
地址:广州市环市东路334号市政中环大厦17楼 邮编:510080
广州赛立信商业征信有限公司 sinoci.com.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110229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6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