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
2016中国移动终端策略狂飙 4G+手机首次大降身段
来源:CCTIME飞象网 作者:未知 日期:2016年06月03日

中国移动继2013年推出M601后,自有品牌手机已走过了三年历程,并取得了不俗的市场表现。今年,随着4G+网络的商用,中国移动再度发力终端市场,推出了首款支持4G+网络的自主品牌手机A2,以及一款支持VoLTE的手机A1s。中国移动A2的问世,一方面意味着4G+手机首次大降身段,同时也标志着2016年中国移动终端战略再度升级。

点击浏览下一页

中国移动首推低价4G+手机

2016年可以称为4G+元年,作为4G+的核心,载波聚合技术与VoLTE技术的普及成为了4G到4G+网络升级的关键。中国移动作为中国4G的市场主导者,一举一动都影响着未来终端发展的趋势。

不久前,中国移动发布首款自主品牌4G+的手机A2,虽然属于入门级机型,但其配置达到了当前主流水平,完全可以满足用户一般日常使用需求。

更为重要的是,A2可完美支持中国移动VoLTE高清语音和视频通话技术及载波聚合技术(CA),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4G+手机。据介绍,VoLTE是一种IP数据传输技术,无需2G/3G网,全部业务承载于4G网络上,可实现数据与语音业务在同一网络下的统一。换言之,4G网络不仅可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业务,同时还提供高质量的音视频通话,给用户带来如“面对面交谈”般的音视频通话体验。

而载波聚合技术则是在现有4G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把一些不连续的频谱碎片聚合成一个更宽的频谱,实现4G上网速率的成倍提升。

4G+手机首次大降身段

就目前而言,能够同时支持VoLTE高清语音技术以及载波聚合技术的4G+手机还主要集中于中高端机型,如iPhone 6、iPhone SE、三星Galaxy S7、华为Mate 8,以及新近发布的华为P9,这些机型的价格均在3000元、乃至4000元以上价位,就连相对“廉价”的小米5、华为G7 Plus、三星A7也都在2000元以上,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4G+可以说是中高端手机的代名词。

此次中国移动推出的A2则首次将4G+手机价位拉到800元以内,A1s更是将VoLTE手机拉到500元以内,这无疑大大降低了VoLTE 及4G+手机的购买门槛。对用户来说,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一款能够一般日常使用需求,并且还支持VoLTE高清语音视频通话和高速上网的手机,其性价比是不言而喻的。

加速4G+向大众市场普及

2016年,随着中国移动4G+的推广商用,已有众多国内外知名手机厂商跟进,推出多款支持VoLTE/CA功能的4G+手机终端产品。

日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了今年一季度国内手机产品特性与技术能力监测报告,报告显示,我国支持VoLTE/CA解决方案的4G手机款型数量迅速增加,2016年第一季度我国申请进网的548款4G手机中,支持VoLTE解决方案的有434款,占比达79.2%;支持LTE-A Cat.6的CA手机为59款,支持LTE-A Cat.4的CA手机为488款,占比达89%。

在4G+终端数量匮乏的问题已经解决的情况下,价格成为了制约4G+网络普及的最大因素。为此,在今年初举行中国移动GTI国际产业峰会上,中国移动发布了VoLTE/CA低成本芯片方案及终端新品。董事长尚冰在会上指出,中国移动将在2016年积极扩大VoLTE、CA的商用规模,上半年完成260个以上城市的VoLTE商用,年内发展VoLTE用户超过3000万,并完成全国所有城市核心及热点地区的CA应用。

因此可以说,A2的上市为中国移动加速4G+向大众市场普及扫清了最后的障碍。截至今年5月,中国移动用户总数达8.3亿,但仍留存超过半数的2G/3G用户,4G+终端的平民化和多样化,也将极大地促进这部分用户向4G+网络的升级,进而推动中国移动4G+用户的发展。

业内专家指出,4G+终端价格的迅速拉低也将加剧手机终端厂商之间的竞争,从而极大地调动了产业链成员的积极性,引发“鲶鱼效应”。同时竞争的加剧也将有效地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参与者,引导产业快速跟进,进而构建中国移动终端产业链的新生态。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和飞信”公测赠流量啦!
下一篇:中国移动的5G战略
  >>发表评论

通信竞争2016年第5期(9月)

如何释放4G存量价值;大视频商机该如何把握?;广东通信市场增速放缓;挖掘ICT业务平台化潜力;拥抱电竞产业;流量经营——...
  
重点推荐
咨询热线:020-22263635 咨询QQ:2427205941/185295658
电话:(86)020-22263376 传真:(86)020-22263218 E-mail:ci@smr.com.cn
地址:广州市环市东路334号市政中环大厦17楼 邮编:510080
广州赛立信商业征信有限公司 sinoci.com.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110229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6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