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发布
2014手机产业:出货量降21.9% 130家厂商退市
来源:通信产业网 作者:刘亚杰 日期:2015年02月09日

回望2014年,统计数据与企业的设想出现极大的落差。

年初,4G牌照已经发放。面对着新鲜的4G市场,手机厂商表现出极强的热情,新品纷纷亮相。酷派副总裁曹井升曾表示,4G是国内手机厂商实现对国际品牌弯道超车的最后机会。也正是在年中,酷派的第1000万部4G手机下线,随后出货量也一度超过了三星排在市场首位。

然而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中国手机市场累积出货量为4.52亿部,比2013年的5.79亿部下降21.9%。虽然各路专家均表示,这是国内手机市场进入平稳发展期的信号,增长还在继续,但是在手机厂商维持高产能的时候,用户的购买力是否还能一如既往消化如此庞大的产能?厂商又要以怎样的姿态应对2015年的新局面?新的疑问开始出现。

诚然,2014年已经告别了粗枝大叶的价格战,企业开始推出更多差异化的产品,至少在口头上表明产品的与众不同。然而用户已经被普及的智能手机调教,他们已经熟稔智能手机的配置、价格、卖点等细节,告别了信息不对称的初级状态。再次赢得用户市场,企业需要适应2014年快速改变的市场环境,推出更多符合用户需求的创新,才能实现进一步发展。

点击浏览下一页

点击浏览下一页点击浏览下一页

重构的游戏规则

“改变是2014年的主旋律。”在中国好手机盛典上,北京赛诺市场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手机事业部总经理李睿表示。

如果不是4G牌照的发放,2013年应该是3G手机价格探底的一年。这一年,企业继续沿用“价低者得市场”的游戏规则,让四核五英寸的3G手机已经探底到500元的价位段。产品售价如过山车般下降,一天一个价。这也让一批以斩杀价格索取市场回报的企业,不断迎来出货量的高峰。

拼价格基本符合了用户的取向,这也让一些手机厂商稳固了市场中的地位。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4G市场也是在“性价比定天下”的呼声中开始竞争。在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宇龙酷派就率先推出了4G千元机酷派8720L。当时,4G牌照并没有发放,不过企业已经迫不及待将3G的传统玩法甩到4G市场。

然而2014年,设想中的疯狂并没有出现,用户没有为4G手机的低价竞争买单。3G手机重构了用户习惯,让他们进入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降价不过是顺水推舟;可是到了4G时代,倍增的网络带宽只是优化了体验,让用户感受“从有到好”的爽快,可这解决的不是用户的刚性需求,单纯依靠价格自然不能推动出货量增长,手机厂商依靠规模换取供应链议价权的商业模式宣告失败。“3G时代,网罗用户需要低价,然而在4G时代,实现低价未必一定能够获取用户。”艾媒咨询CEO张毅表示。

这一点,得到了赛诺咨询的数据支持。李睿表示,据统计,从2013年开始,用户需求出现非常大的改变。在所有调查选项中,用户对价格高达35%的关注高于其他所有选项。这证明在3G时代,用户首先需要解决没有网络可用的问题。然而在2014年,该数据下降了15%,成为非决定性因素。4G时代,游戏规则就这样改变了。

Gartner分析师吕俊宽表示,国内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在2014年初就已经达到80%,有待消化的2G用户存量——真正有价值的换机用户已经非常有限。之前,厂商还可以依靠2G用户向3G网络升级汲取出货量红利,如今2G的资源几近干涸,又有多少使用3G网络不久的用户,愿意进入未知的4G时代呢?

就在手机厂商苦苦寻找突破口时,国家发改委启动了针对美国高通公司的反垄断调查。一旦结论成立,专利费用将被计入手机产品的总成本中。虽然最终结果还未确定,但是市场释放的信号已经非常明显——手机的生产研发成本将会继续提升,厂商继续粗放式的发展将难以为继。

于是在2014年,手机厂商面对着一个重构的游戏规则:市场的消化能力正在逐渐减退,手机研发生产的成本不断提升,抢夺市场的难度异常艰难。“仅一年的时间,国内已经有超过130家手机厂商退市。”泰尔管理研究所业务与投资咨询部副主任卢表示。

剩下的企业顺应了市场的调整。以华为、中兴和酷派为首的手机厂商开始放弃低端市场的战略,开始执行提升品牌价值,打造精品的战略,产品的售价也随之提升。虽然手机出货量开始下滑,但是产品的平均售价大幅上扬,从2013年的1361元提升至2014年的1421元。“用户对价格的敏感度在减弱,他们更强调用户体验。”赛诺咨询分析师孙琦表示。

内部改组

单纯按照2014年的发展思路推想,企业只需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提升品牌营销力度,即可稳稳掌握主动权,不过这些改变还不够。

在普及3G手机的过程中,运营商的作用不容忽视。手机厂商推出高性价比的产品,运营商借终端补贴进一步提升吸引力,双方优势资源组合后,形成了巨大的合力,于是“得运营商渠道者得天下”的观点开始盛行。

发布产品时,手机厂商会高呼用户需求之可贵,可是运营商渠道的销量优势,还是让手机厂商在制定渠道策略时有所倾斜。

某业内人士表示,长期以来,手机厂商保持电商渠道、公开渠道和运营商渠道的比例为1∶3∶6,运营商渠道占比一直稳定在50%以上。由此可见,运营商渠道的话语权过于重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拉开了用户与产品之间的距离,厂商B2B的生意满足的是运营商的需求,这让企业重视的用户需求的价值观停留在口头上。

不过年中,三大运营商同步启动缩减终端补贴额度共计100亿元,并表示将在三年的时间内内缩减400亿元,规模之大、力度之巨前所未见。某手机厂商工作人员表示,在新闻发布之前,企业已经得到运营商将终端补贴的消息。鉴于调整需要时间,因此众多厂商并未马上撤离运营商渠道。即便如此,在上述信息公布一个月内,华为还是迅速宣布放弃低端定制机市场,而且缩减的目标达到80%。

企业在弱化运营商渠道的同时,开始同时加大开放市场与电商渠道的布局。前者需要企业加大实体渠道的投入,后者需要企业提升产品的性价比优势。无论那种模式,都需要企业与用户走得更近。这正是运营商渠道为主导时,企业欠缺的部分。

结果证明,这样的改变得到了用户的认可。作为电商品牌的代表,小米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公司2014年出货量达到6112万部,含税收入743亿元;华为荣耀的销量也达到了2000万部,销售额达到了30亿美元。

之前运营商渠道占比非常高的厂商,改组的信念也更为坚决。接受媒体采访时,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联想移动业务集团总裁刘军表示,联想改变了战略,推动旗舰机系列VIBE、线上品牌K,以及运营商定制A三条产品线同步发展。按照之前K/S/P/A四条产品线划分时,每条产品线的产品都会针对运营商不同需求发布三个版本。酷派则更为彻底,在原有品牌的基础上,推出了面向主要开放市场和电商渠道的ivvi与大神两个品牌,改变之前过于依赖运营商渠道的发展模式。

对此,孙琦表示,在2014年的基础上,手机企业将在2015年实现正规化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将从传统渠道为王的单一模式,向强调技术、品牌、渠道等综合实力方向调整。告别无序的价格竞争,重新定位核心价值。“2015年,市场的竞争将围绕产品展开。”孙琦表示。

改变从用户需求开始

由此看来,整个2014年,产品的销售思路和组织模式都在改变。无论是主动拥抱还是被动选择,这样的改变在2015年还将继续。“从生产到销售,智能手机需要更多的创新,原则是让产品和服务更为贴近用户需求。”孙琦表示。

2014年底,包括宏辉科技、联建科技和兆信在内的多家手机供应链厂商纷纷倒闭。在业内专家孙艳飚看来,手机市场的快速发展,在加速产品更新换代节奏的同时,也推动供应链的优胜劣汰。眼前的悲剧,不过是产业升级必然经历的短期阵痛。

和手机厂商一样,供应链企业已经习惯B2B的商业模式,最终疏远用户需求。供应链需要借助互联网等工具重塑形象,用改造手机厂商的“互联网思维”,格式化自身意识形态。推出更多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而不是一味迎合客户的需求。“供应链企业优胜劣汰。能够继续发展,必须推出更贴近用户的产品和服务。”孙艳飚表示。

在产品研发环节,2015年手机厂商将迎来更多的利好消息。之前,市场中仅有高通、联发科、海思等少数几家芯片厂商推出了完整的4G解决方案,不过在2015年,联芯科技和展讯等4G解决方案将实现规模供货,展讯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其最新推出的五模SoC将尽快上市,届时将进一步降低智能手机的生产成本。

对于芯片厂商的贡献,孙琦表示,芯片厂商的稳定供货,将进一步缩减产品的生产成本。不过为了更好地迎合用户需求,手机厂商不应该再次掀起新一轮的价格战。他们更需要维持产品当前的售价,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增加附加值,以推动企业和市场的良性发展。“2015年,价格对用户购买决定的影响将进一步减小。”孙琦表示。

在渠道端,更为贴近用户的渠道也将获取企业更大的投入。目前,主流厂商均已将发展的中心调整至开放市场。对此,某业界专家表示,除了抓住一、二线城市的换机市场,企业势必要把部分资源投向有增长潜力的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开放渠道在这些地区仍然有比较强的优势。开放渠道灵活的优惠政策,以及相对而言更为迅速的产品更新速度,都将使得传统厂商在这一市场更能够发挥出渠道优势。

另一方面,电商渠道也将为企业提供更多发展空间。京东集团高级总监、通讯采销事业部一部总经理胡胜利表示,电商渠道并非单纯的线上销售平台,京东推出基于后台大数据分析的JDPhone计划,帮助不同的用户群体找到需要的产品。这种模式,也成为线上渠道最大的特点。2015年,电商渠道更加贴近用户需求的特点,将吸引更多的企业将其视为首发平台。”胡胜利表示。

点击浏览下一页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2014年12月广东省三大运营商运营数据 (独家数据)
下一篇:2015年1月广东省三大运营商运营数据 (独家数据)
  >>发表评论

通信竞争2016年第5期(9月)

如何释放4G存量价值;大视频商机该如何把握?;广东通信市场增速放缓;挖掘ICT业务平台化潜力;拥抱电竞产业;流量经营——...
  
重点推荐
咨询热线:020-22263635 咨询QQ:2427205941/185295658
电话:(86)020-22263376 传真:(86)020-22263218 E-mail:ci@smr.com.cn
地址:广州市环市东路334号市政中环大厦17楼 邮编:510080
广州赛立信商业征信有限公司 sinoci.com.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110229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626号